周恩来—坚忍不拔,相忍为党

李海文

来源:遵义会议纪念馆   发布日期:2017-05-08

在周恩来长期的革命生涯中,有几个很值得一提但又常被人忽视的方面,那就是:最初走上职业革命者道路的复杂过程;曾一度担任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;在党内斗争中一直坚持相忍为党、顾全大局的原则;为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做了大量的工作。这些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出周恩来的一生,但却能鲜明地表现出周恩来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特个性。
  

推求比较,才走上职业革命者之路


  周恩来生于1898年。他生活的时代,是帝国主义相继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。尽管从1840年林则徐起,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奋起抵抗,可是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。求生存、救中国成为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之奋斗、梦寐以求的目标。就在这个时候,十月革命的炮声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。走俄国人的路,这就是当时中国革命者的结论。
  
  周恩来和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,最初相信教育救国、实业救国,他信仰过军国主义、无生主义、无政府主义,由一个爱国主义者、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者,经过几年的“推求比较”,终于确定了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,确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,选定了做职业革命者的道路。1921年3月他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,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,是党的创建者之一。1922年他发起组织旅欧支部,从那时起他就走上职业革命者的道路。
  

为中华崛起读书


  周恩来的祖父,活了近60岁,师爷出身,后晋升为知县。但是,他只和二哥在淮安置办了一所房子,没有地产。周恩来的父亲虽说到绍兴学习了三年的师爷,但是学得不好,能力差,没有谋到好差事。祖父去世后,家境开始衰败。周恩来有一个伯伯,两个叔叔。伯伯没有儿女。两个叔叔,一个有肺病,生命垂危;一个腿瘸,不能做事。周恩来出生半岁,小叔叔贻淦病故,为了安慰新婚的婶母,由祖父母做主,深明大义的父母将他过继给贻淦夫妇,由嗣母陈氏抚养。过继为子,从此他称嗣母为娘,称自己的亲生父母为干爹干娘。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,知书达理,通晓诗文。她将周恩来视为命根子,精心抚养,精心教育,教周恩来认字、背唐诗,5岁就入私塾上学。嗣母常常给他讲故事、讲历史,周恩来“辄绕膝不去,终日听之不倦”。
  
  在两个母亲的爱护下,周恩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,好静、喜欢学习,开朗、善解人意。丰厚的母爱,过分的仁慈,使他多了份女性的柔韧,少了男性的粗野。
  
  但是他9岁时两个母亲相继去世,他带着两个弟弟和从淮阴回到淮安的八伯八伯母一起生活。八伯是个残废,周恩来是长孙,便成为家中要紧的男子,从小他就得为家中的事操劳,养成很强的责任心。
  
  12岁时周恩来离开家乡淮安到东北,先后在铁岭、沈阳上学。他后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说:“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没有这一次的离家,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,和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,走得悲剧的下场。(1)当时,东北经济发展很快,已有了铁路和现代工厂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东北的文化和思想各个方面也十分活跃,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。1905年,日本、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利益,在东北大地上进行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战争。得胜的是日本,受蹂躏的是中国老百姓。暑假,周恩来随同学到了沈阳南郊沙河南岸的魏家楼子,亲眼目睹了沙俄在村后立下的碑,日本帝国主义在村东头建的塔。这些建筑纪念的是日本、沙俄的战功,却显示了中国的耻辱。
  
  到东北后的所见所闻,使周恩来对民族存亡有了切肤之痛。他关心时事,在沈阳养成读报的习惯,常常看《盛京时报》以及邹容的《革命军》等书籍。
  
  他从《革命军》中明白了,一个男子汉除了要光宗耀祖,对家庭尽责任、尽义务外,还要对国家尽责任、尽义务;他开始考虑一个革命者应有的精神、胸怀、人格及道德。他由爱母亲、爱家庭,升华到爱祖国。他对家庭的责任心升华到对祖国的责任心。
  
  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提问:“读书是为了什么?”有的同学回答:“帮助父母记账。”有的说:“为了个人的前途。”而周恩来与众不同,他站起来大声地回答:“为中华之崛起!”
  
  为中华之崛起,这就是他奋斗的志向。这个志向不是天生的,而是经过上述一系列教育才形成的。
  
  当然,如果他的思想仅停留于此不再前进,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家国青年。正巧这进他的伯父周贻赓由沈阳调到天津工作,他随伯父到天津读书,这就给了他一个机遇,使他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到更先进的思想。
  

在天津南开中学


 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,是华北工业的发源地和华北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近代资本主义工业,资产阶级思想、教育都十分发达,可与华东的上海并驾齐驱,这是关外的沈阳所不可比的。而他就读的天津南开中学又是国内第一流的学校,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。
  
  南开中学教学科目,不仅有语文、外语、历史等文科,而且有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理科。周恩来正是在这里受到了全面的近代科学教育。这种教育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这在党的高级领导人中是为数不多的。
  
  另外,南开中学的不少课程是请外籍教师用英文讲授,因此周恩来到三年级就可以读英文原著,这为他日后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,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所以周恩来较早地接触到马列主义的著作。
  
  当时,南开中学倡导课外活动,鼓励学生组织社团发展。周恩来从小失去母亲,在伯伯等亲友的帮助下成长。这个经历使他认识到:人立足于世界上,不能像草木禽兽那样只为自己生活,必须依靠公众的扶持,因而“服役之事乃人类所不可免”。于是,16岁的周恩来和同学们发起成立“敬业乐群会”,宗旨是:“以智育为主体,而归宿于道德,联同学之感情,补教科之不及”。“敬业乐群”这四个字既表达了周恩来对自己责任的认识,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看法。敬业,就是认真负责,兢兢业业地做事;乐群就是为大家服务,团结大家。由于口号明确,组织得好,“敬业乐群会”很快由二十多个人发展到280人,占全校学生的1/3。社团的活动锻炼了周恩来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。毕业时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:“君性温和诚实,最富感情,挚于友谊,凡朋友及公益事,无不尽力。”
  
  周恩来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,到南开中学后他更注重自己的品格道德修养。他在《论名誉》等文章中指出,人的名誉是人生第二生命,但勿“存邀名之心,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”。他说:“若夫汲汲于名犹汲汲于利之徒,日惟名誉之是谋,不遑计及实事,虚声盗世,眩世眩俗,以淆乱风气者,是又名誉之罪人也。”(2)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。他对组织“敬业乐群会”尽的力最大,可是他不当会长,积极推举别人当,自己只担任智育部长,后来才担任副会长、会长。他一生都是这样,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,从不争名争利,甘居助手。他的道德修养是有口皆碑、举世公认的,人们称他为“全党楷模”,恰如其分。
  
  他在南开中学还非常关心时事和社会问题。他在作文中写道:“踯躅途中,睹乞丐成群,则思推己及人,视天下饥如己饥、溺如己溺。”几十年后,作家黄宗英向他介绍宝坻县的先进人物邢燕子时,他说:天津是九河之梢,常常发大水,灾民流离失所,流落街头。可见当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给周恩来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。
  
  现实生活逐步使周恩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不足,他曾在全校的讲演比赛中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。当时社会上流行实业救国、教育救国,这对他有很大的影响,他认为实业与教育相比,教育是根本的。他看到中国贫弱,认为要学习德意志、日本,实行富国强兵的“军国主义”和“贤人政治”。
  
  1917年他从南开中学毕业,临别给同学的赠言是: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。”他怀着这样的理想东渡日本,这年他19岁。
  
  如果说他跟着伯父从东北来到天津是被动的,那么这次到日本则是主动的。他要看看日本是如何富强起来的,他要亲自考察一下“军国主义”、“贤人政治”为何物。他一向认为学习要“深究而悉讨,慎思而明辨”。临出国前,他以诗言志:“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,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这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的决心。
  

面壁十年图破壁


 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、十月革命相继爆发,欧洲革命进入高潮,爱尔兰、捷克、匈牙利等国也都爆发了革命。这些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日本的社会主义者和先进工人、知识分子。他们以共鸣、希望的笔调介绍十月革命,公开地发表于报端和刊物上。
  
  1918年4月23日,周恩来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从《露西亚研究》杂志中看到关于对俄国党派的介绍,还记录了列宁的名字。他写道:“过激派的宗旨,最合劳农两派人的心理,所以势力一天比一天大。资产阶级制度,宗教的约束,全部打破了。世界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,恐怕要拿俄罗斯做头一个试验场了。”周恩来在日本读了美国记者约翰·里德到苏联采访后写的著名报道《震撼世界的十天》和幸德秋水的《社会主义神髓》、河上肇的《贫乏物语》等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。他对十月革命、苏维埃、红军、国内战争的了解远远超过国内青年的了解。1918年8月2日,日本帝国主义宣布向西伯利亚进军,武力干涉俄国革命,兵力最多时达7.3万人。日本为了筹集军粮,大量征购粮食,引起粮价暴涨,引发了“米骚动”。暴动从7月23日开始持续到9月17日矿工斗争结束。这次暴动波及日本全国,57天内33个县都发生了暴动。
  
  因放暑假,7月28日周恩来回国,9月6日回到日本,他虽然没有目睹日本暴动的场面,但波及日本全国的这场暴动深深地震动了他的心,使他更加关注社会问题。从此周恩来开始重新认识日本,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。
  
  周恩来较早接触了马克思主义,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在日本确定信仰共产主义呢?
  
  他家境贫寒,,靠几个叔伯的帮助读完中学。到日本留学,也是靠友人的资助,本想考上官费就可以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用。他在南开中学是学英文的,日文基础差,第一次考试没有录取,心情苦闷。
  
  1918年1月8日,周恩来接到家信得知八伯父故去的消息,心中悲痛,好像没了知觉一样。他还思念母亲,夜里再读母亲的遗诗,眼泪忍不住要流下来。周恩来还思念爷爷奶奶、母亲,听说他们的棺材暴露在外面,越想越难过,恨不能马上回国,处理好这些事情。思乡之情,长子的责任,再加上独处异国他乡,使周恩来孤寂苦闷,因此他初到日本时相信“无生主义”(佛教名词)。
  
  这时,他重新看了从国内带来的《新青年》,茅塞顿开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第一,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;第二,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;第三,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。思想要自由,做事要实在,学问要真切。”“将从前一切事体都看成了不足重的事,不足取的事,心里头非常的快活。”富有责任心的周恩来,从那时起就把家庭的悲剧和国家的贫弱联系在一起,他知道家庭中是社会的缩影,对家庭的责任心自然转化为对国家、民族、社会的责任心。正是这种责任心,使他从对家庭的思念和悲痛之中解脱出来,精神为之一振。
  
  他喜爱的格言是:与有肝胆之人共事,于无字句处读。到日本之后,他不是读死书、死读书,而是事事都用求学的眼光看,留心日本人的一举一动,一切的行事,以此来了解日本的国情。他亲眼看到军国主义、贤人政治的真实面貌,虽然国家强盛了,但是人民并没有由此过上幸福的、太平的生活,贫富反而更加悬殊,国内矛盾非常激烈。于是他改变了对军国主义的看法,开始摈弃军国主义思想。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,他在日本大量地读书、看报,十分关注有关十月革命的报道,对马列主义学说的介绍以及对无政府主义、基尔特主义、新村主义的介绍。他还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、接触群众,向到过苏联的日本海员了解海参崴的情况,了解苏维埃的情况。
  
  这时,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打断了他对新思想的探索。北洋政府和日本政府准备签军事协定,北洋政府要出卖国家主权,中日联合出兵苏联,镇压革命。事情泄露后,激起广大留日学生的愤恨,以天下为己任的周恩来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的爱国组织“新中学会”,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反对中日军事协定的斗争。现实的斗争转移了他的视线,使他对信仰问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探讨。
  
  有人说他在日本一事无成,其实并非如此。他是没有考上学校,他在日本也没有确定自己的信仰。但是由于东渡前抱着向日本学习的态度,经过一年半的观察,他已看到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来的严重矛盾,对日本社会越来越失望。这个失望不仅仅是对日本的失望,也是对军国主义的失望,甚至也是对正在崛起的资本主义、帝国主义的失望,从而也为他日后经过“反复推求比较”,最后确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奠定了基础。
  

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


  周恩来自己说过,他是个“多畏多虑”的人。这与他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。他出生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,由于母亲早逝,父亲在外做事,不能回家。他带着两个弟弟跟八伯、八伯母生活。封建大家庭的规矩非常多,没有钱吃饭也要应酬,否则就被人挑理,在大家族难以立足。应付门面的事就落在10岁孩子的身上。为此,他办事处处小心,因而从小养成多畏多虑、细致入微的办事风格。
  
  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。周恩来的性格和思维方式,对他确定信仰时的影响更为突出。
  
  1919年春天他从日本回国到天津,不久参加了“五四运动”,成为天津的学生领袖,主办《天津学生联合会报》,发起组织觉悟社,领导学生示威请愿。1922年周恩来向友人谈起自己的转变过程时说:“思想颤动于狱中,京中的‘全武行’与我以不少的启发。”和周恩来同是觉悟社社友的谌小岑曾告诉笔者:1919年8月为了营救被捕的学生,天津学生到北京包围了总统府等地,遭到军警的殴打,这就是周恩来所说的“全武行”。第二批学生再次赶到北京,周恩来也参加了,结果又有学生被捕。
  
  “思想颤动于狱中”是指1920年1月,周恩来等21名战友在天津因抵制日货而被捕。在狱中他们组织起来,一起学习、讨论主义等问题。当时对青年影响较大的一个是无政府主义,一个是马列主义。天津学生联合会的会长马骏介绍了无政府主义,周恩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、阶级斗争、剩余价值。这个活动并不表示周恩来已信仰马克思主义,而是表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多于国内的青年。
  
  周恩来出狱后,为了寻救真理来到欧洲。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,也是马克思义的发源地,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、最发达的地区。1920年12月中旬,周恩来到达法国马赛,次年2月到法国中部的布鲁瓦学习法文,同时做社会调查研究,为天津《益世报》写通讯报道。但是他主要关注的还是对主义的选择,并在此确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。
  
  当时世界大战结束不久,周恩来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是“生产力之缺乏,经济界之恐慌,生活之窘困”。工人罢工此起彼伏,声势浩大;思想界异常活跃,各种不同的思想杂然纷陈。马列主义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,各国共产党纷纷从第二国际的社会党中分裂出来而独立。在斗争中,无政府主义的势力渐渐削弱,而被共产主义所替代,这在无政府主义势力较大的法国更为突出。1920年12月,法国共产党成立,第二年法共成立了“各殖民地民族联合会”,团结组织各殖民地国家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。在这个联合会中,活跃着一个越南人阮爱国,他就是后来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的胡志明。
  
  现实生活每日每时都影响着年轻的周恩来,但是他对主义的选择采取了慎重的态度。1921年1月他初到欧洲,给表兄陈式周写信说:“至若一定主义,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。”后来他回忆这时的心态时说:“谈主义,我便心跳。”他对一切主义都采取“推求比较”的态度。周恩来写信给觉悟社的同志说:“我认清共产主义确实比你们晚,一来因为天性富于调和性,二是求真的心又极盛,所以直迟到去年(指1921年)秋后才定妥我的目标。”(3)
  
  他确定信仰社会主义、共产主义与参加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开展的斗争有关。一场激烈的群众斗争可以迅速地改变人的思想。
  
  周恩来是随勤工俭学学生一起出国的,但是他自己并不是勤工俭学学生。第一,他得到南开学校创办的严修及亲友的资助;第二,出国前他已同天津的《益世报》谈好,为《益世报》写通讯报道,有稿费收入。所以他到法国后没有到工厂做工,而是到法国中部学习法语。但是他以天下为己任,时刻关心着勤工俭学学生的命运。1921年2月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将他召回巴黎。
  
  勤工俭学运动是1912年由蔡元培、李石曾、吴稚辉、汪精卫、张继、吴玉章等人发起的,1915年成立了勤工俭学学会,宗旨是“勤于工作,俭以求学,以进劳动者之智识”,号召青年到法国半工半读,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,他们想用这种办法为中国培养大批人才。经过几年的酝酿、宣传,这项活动得到进步青年的响应,这些青年大都是参加“五四运动”的热血青年。毛泽东在组织学生们赴法勤工俭学。勤工俭学学生以湖南、四川为最多。1919年3月17日首批学生离上海西去,到1921年1月20日,最后一批学生到达马赛,前后共20批,有1600余人。周恩来是1920年秋和第15批勤工俭学学生同行。
  
  周恩来到法国之际,法国工厂纷纷倒闭,或只部分开工,大量裁减工人。勤工俭学学生首当其冲。而1920年,又有大批勤工俭学的学生涌进法国,这使学生们寻找工作更加不易。勤工俭学学生是依靠华法教育会的借贷求学,华法教育会财务有限,1921年1月底宣布脱卸一切经济上的责任。这个决定无异于晴天霹雳,使数百名失业的靠教育会借贷的学生断了生计。2月28日,由李维汉、李富春、贺果、张昆弟等组织的《世界工学社》发起,400多名学生到大使馆请愿,要求进入即将开学的里昂大学求学,发给每人每月400法郎的补助,以4年为限。相持大半天,请愿群众被法国警察驱散,但却迫使其延长了发放救济费的时间。
  
  周恩来闻讯赶到巴黎调查这一事件,并于3月21日写出长篇通讯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之大波澜》。通过调查,周恩来认识了蔡和森、向警予、李维汉、王若飞、李富春、蔡畅、赵世炎、陈毅等。从此他和勤工俭学的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,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。此时周恩来22岁。
  
  3月,周恩来经觉悟社社友刘清扬的介绍认识了张申府。张申府是北京大学的讲师,曾与陈独秀、李大钊一起在国内筹建共产主义小组。周恩来在张申府、刘清扬的介绍下加入共产主义小组,这个小组是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之一。周恩来是最早的共产党人,是党的创建者之一。他加入组织后,即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,首先就是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的拒款斗争。
  
  6月16日,法国报纸登出北洋政府派朱启钤到法车借款的消息,勤工俭学学生首先反对。6月30日周恩来、赵世炎、袁于贞、李立三、陈毅等300名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召开拒款大会,举行示威游行,冲进使馆。8月13日又召开第二次大会,迫使北洋政府不敢在借款协议上签字。
  
  9月,周恩来又参与领导了勤工俭学学生占领里昂大学的斗争。这场斗争虽然最后失败了,陈毅等100多人被驱逐出境,但是这场斗争却锻炼了年轻的周恩来和勤工俭学学生们。斗争的失败教育了大家:上学都如此困难,实业救国从何谈起,这只是不可实现的幻想。从而使迫切要求进行社会改革,接近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。
  
  在领导勤工俭学运动的同时,周恩来对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的工人运动、共产主义运动做了详细的考察,为《益世报》写了20多万字的报道。通过这些调查研究,他更加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。
  
  经过反复“推求比较”,到1921年秋,周恩来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信仰。他说:“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,而实行的手段则因时制宜。”(4)
  
  1922年3月初,周恩来来到德国,接到邓颖超的来信,得知觉悟社社友黄爱在湖南领导工人运动惨遭军阀杀害。战友牺牲的消息使他的意志更加坚定,他在回信中写道:“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,并且很坚定地要为他宣传奔走。”(5)
  
  后来,周恩来领导成立了少年共产党。1922年6月,在赵世炎、周恩来、李维汉的主持下,从德国、法国、比利时三国来的青年,在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的空地上开会,23个青年人经过激烈、认真的讨论,决定成立少年共产党,并郑重通过了周恩来起草的组织章程,选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。周恩来当选为委员,负责宣传。之后,少年共产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。从这时起,周恩来不仅是一个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战士,而且走上了领导岗位,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家。
  
  从这个支部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批重要的领导干部,其中有3位元帅:朱德、聂荣臻、陈毅,一位总理和4位副总理:邓小平、李富春、陈毅、聂荣臻。

周恩来担任新中国的总理长达26年,日理万机,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都有他的汗水和心血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,他的功绩更加凸显,而为世人传颂。他多次出访,足迹遍及欧亚非三大洲。在世界外交舞台上,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,成为20世纪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,推进了世界和平事业。他支持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,推进了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。他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。
  
  纵观周恩来的一生,他不仅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家,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。
  
  
  注释:
  (1)(《周恩来同志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——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记录》,《中共党史资料》1982年第1辑,中共党校出版社,1982年版)。
  (2)(刘焱主编:《周恩来早期文集》上卷,第41—42页,南开大学出版社,1993年版)。
  (3)(4)(5)(1922年3月周恩来致谌小岑、李毅韬的信,,见《周恩来早期文集》(下卷),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        372——374页)。
  (6)(《毛泽东选集》第2卷,第544页,人民出版社,1991年第2版)。
  (7)(《朱德选集》,第126页,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)。
  (8)(9)(《周恩来选集》(上),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页,第327——328页)。
  (10)(《周恩来青少年书信集》(下),第316页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6页)。
  (11)(12)(《周恩来选集》(上),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,第337页)。
  (13)(《周恩来选集 》(上),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——17页)。
  (14)(金冲及主编:《朱德传》,人民出版社、中央文献出版社,1993年版第178页)。
  (15)(《周恩来军事文选》,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——84页)。
  (16)(《周恩来军事文选》,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1——104页)。
  (17)(18)(《周恩来选集》上卷,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——42页,第103——104页)。
  (19)(20)(《朱德传》,人民出版社、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页)。
  (21)(《毛泽东书信集》,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)。
  (22)采访石泉记录。
  (23)(《毛泽东选集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,1991年第2版第85——86页)。
  (24)(《邓小平文选》第3卷,第309页)。
  (25)(《周恩来年谱》(1898—1949),人民出版社、中央文献出版社,1989年第1版第276页)。
  (26)(《周恩来选集》上卷,人民出版社,1980年版第133页,第138页)。
  (27)(《周恩来选集》上卷,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1——332页)。
  (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,原载《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》,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北京第1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