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伟人朱德走出“困境”之道

伍锋

来源:遵义会议纪念馆   发布日期:2017-09-12

深受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“红军之父”朱德,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卓著的功勋。朱德的伟大业绩是在不断地战胜坎坷和困境的过程中取得的。薄一波曾评价朱德是“困境中的伟人”。是坎坷与困境成就了伟人朱德,战胜“困境”更显出伟人的本色与风采。朱德走出“困境”的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。朱德坚定的革命精神、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,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  
  一、面对国家与民族的危亡:朱德以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“定位人生,毅然投身党领导的中国革命
  朱德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。青年时期的朱德,目睹世界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与欺凌、封建势力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,抛弃了原先的“教育救国”的主张,怀着“军事救国”的理想,投笔从戎,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,开始了一生的军旅和革命生涯。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,朱德秘密加入同盟会,参加了辛亥革命的云南起义和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。但是,随后的军阀混战的现实,使朱德决心同新旧军阀决裂。“出国去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,去追寻一条光明大道。”1920年,朱德官至少将旅长,但他表示:“只要再不涂炭生灵,全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,我情愿丢掉这顶乌纱帽,回家去种田!”他放弃了“护国名将”的美誉和舒适富裕的生活,义无反顾地“去找马克思主义,去找共产党。”朱德谢绝了杨森高官厚禄的拉拢和诱惑,只身来到上海,找到当时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,表示愿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,加入共产党,只要共产党的组织需要,“就是肝脑涂地,也在所不辞!”虽然入党的要求遭到陈独秀的拒绝,但朱德说:“我一定要争取成为一个共产党。今年不行,明年;一年不行,二年,三年。我深信最终会有那么一天到来,成为一个共产党!”为此,他远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去寻找党的组织。1922年,在柏林,朱德找到了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。经周恩来、张申府介绍,朱德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,实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。从此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革命。革命成功后,他又说:“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,尽忠于我们的民族的希望——中国共产党。。。。。这是我能做到的,一定能做到的。”朱德对党非常忠诚,任劳任怨,他说:“至于我的工作,历来听党的安排,派什么做什么。”他以自己七十年的不息奋斗,实践了一个人对党、对人民、对祖国、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铮铮誓言。朱德把自己的理想、追求和一生的奋斗,全部融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,这是他人生之路最正确的选择,也是他走出“困境”的不竭动力。
  
  二、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:朱德艰苦卓绝、英勇奋斗,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革命战争的胜利,作出卓越贡献
  中国革命面临着强大的敌人。要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,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,通过长期奋斗,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。朱德从参加革命开始,就致力于人民军队的创建、投身于中国的革命战争。1927年,他与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,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揭开了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。南昌起义失败后,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,朱德提出了“隐蔽北上,穿山西进,直奔湘南”的正确决策,带领部队转战到湘南地区。在他的指挥下,起义部队智取了易守难攻的宜章城,成立了“工农革命第一师”,掀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。其后,朱德又领导部队取得了郴州和耒阳战斗的胜利,把湘南暴动推至高潮。最后,朱德与陈毅一起,把一万余人的部队带到了井冈山,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历史性的会师,建立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。朱德为人民军队的创建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以后,他又同毛泽东一道,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,粉碎了敌人的多次“进剿”,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以后中央苏区的开辟作出了巨大贡献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朱德协助毛泽东,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小变大、由弱变强、由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伟大转变,给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,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。军事伟人朱德的英名,令敌人闻风丧胆,同志们无不敬佩。
  
  三、在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时候:朱德坚持原则,忍辱负重,维护团结,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
 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里,朱德的宽容大度有口皆碑。毛泽东赞誉他“临大节而不辱”,“度量大如海,意志坚如钢”。他的原则性非常强。遵义会议上,朱德拍案而起,批评“左”倾教条主义者:“排斥了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的领导,依靠一个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外国人来瞎指挥,丢掉了全部根据地,牺牲了多少好同志,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,真叫人痛心!如果继续这样错误的领导,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!”在当时的情况下说这些话,需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。正是由于朱德等人坚持原则,维护了毛泽东等的正确主张,遵义会议才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,才使红军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。长征途中,在张国焘“如果你拒绝这两项命令,就枪毙你”的严厉威逼下,朱德斩钉截铁地说:“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,但你绝割不断我和毛泽东同志的关系!中央北上抗日的决议,我是举手赞成的,我决不能反对他!”在与张国焘斗争的艰难岁月里,朱德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。但他从革命大局着想,为了避免左路军的分裂,毅然留在左路军中,耐心细致地做左路军指战员的思想政治工作,积极宣传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主张,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,带领红军胜利北上,保存了革命力量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朱德被林彪和“四人帮”两个集团多次栽赃诬陷,无端背上了诸多罪名。面对这场空前的劫难,心胸坦荡。朱德说:“共产党员受点委屈不算回事。”“我们要相信党,相信毛主席。这些年,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插曲,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,但总是向前发展的。”
  
  四、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:朱德深入实际,调查研究,努力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规律
  新中国成立后,朱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,辛勤操劳,倾注了大量心血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。为探索建设的规律,朱德不畏年事已高,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。据不完全统计,1952年至1966年间,朱德深入全国2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进行了130多次观察,平均每年达8、9次。在他88 岁高龄之时,仍坚持乘坐军舰出海检阅海军。朱德还非常关心四川的建设和发展,曾7次赴川视察。通过深入工厂农村,开展调查研究,认真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。朱德实事求是地向党中央、毛主席反映群众的呼声,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,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  
  五、面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困难:朱德始终与士兵在一起,同甘共苦,从不被困难吓倒
  朱德作风朴素,平易近人。战争年代,朱德除了身上挂着一支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与众不同外,他的穿戴衣着、饮食起居总是和普通士兵一样,从他身上找不到军长和总司令的影子。朱德热爱战士,关心战士的疾苦,处处与战士们同呼吸、共命运,深受下级和士兵的爱戴、尊敬。1936年春末夏初,红四方面军“三过草地”时,为了保护革命同志,朱德举办高原运动会和野菜展览会,亲自教给战士们野外煮饭、识别野菜的本领;亲自帮士兵洗掉脚上的脓血,包扎伤口,或让他们乘坐自己的战马。炊事员留给他的野菜、小米汤,他也总是送给伤病员。在朱德的关心和以身作则的带动下,红军战士们战胜了雪山草地恶劣的自然的考验,夺取了长征的胜利,为人师表,是朱德治军带兵的重要原则和方法。”“对人为识将军面,朴素浑如田家翁。”美国作家史沫沫特莱曾写道:“他惹得农民和战士个个都喜欢。”这是伟人朱德走出生活“困境”的秘诀。
  
  朱德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伟大的中华民族。伟人朱德走出“困境”之道,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,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集中、具体、真实的反映。朱德走出“困境”之道,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构建社会和谐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。我们要学习朱德同志,在新世纪、新阶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。
  
  (作者系四川省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,原载《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)